从曹晓青教授成为中国手风琴首位音乐表演专业博士生导师感受中国手风琴的发展

原创 琴萌  2018-11-30 13:19:10  阅读 2287 次 评论 0 条

     6月20日,“曹老师”的喜讯沸腾了手风琴群和朋友圈。一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文化时空》栏目对曹野老师专访节目播出。二是曹晓青老师成为中国首位手风琴专业博士生导师。

      手风琴以其便于携带、音量宏大、节奏鲜明、和声丰富、音色多样,伴奏灵活、场地灵活,并且独奏富有韵味,合奏不乏气势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在全世界范围内手风琴是一种普及乐器,在苏格兰有苏格兰风格的大调乐曲;在法国有咖啡馆里的巴黎香颂;在德国有酒馆里欢快的波尔卡;在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也使用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吉普赛人则是坐大篷车上到处拉手风琴;西班牙有独特的西班牙风格乐曲,其中很多也适合手风琴演奏;意大利人同样热爱手风琴,其制造的手风琴音色独特,民间小调也经常用手风琴来演奏,譬如美国电影《教父》里西西里风格的旋律等等;在整个欧洲大陆常常可以看到街头艺术家拉手风琴。  手风琴在美洲也很普及,墨西哥人常使用一种键钮手风琴;美国人一般使用键盘手风琴;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喜爱用班多纽手风琴演奏探戈舞曲,自成一格。 至于俄罗斯,自手风琴传入以后他们把手风琴逐步改造最终成为了俄罗斯的民族乐器,俄罗斯二排键手风琴被称为“俄罗斯之魂”。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我国很多老人年轻时的记忆是苏联歌曲。苏联时期涌现出无数用俄罗斯民族小调手法写成的优秀革命歌曲,旋律美、歌词简单、理想纯粹,所以成为了这一代人的时代记忆与精神食粮,但这也决定了国人对手风琴印象的单一性。解放前以上海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受国外文化影响,出现了一批手风琴乐师与乐队,这大概是我国学习手风琴的第一批前辈,演奏曲目多为欧美古典,面还拓展的比较广,而解放后这批人大多离开了大陆。

      因为手风琴在中国的这样一种单一性,导致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它的感情完全不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剧烈变化,在这种急速变化中,因为手风琴在中国的根扎的并不深,因而逐渐被年轻群体遗忘了。曾几何时,手风琴发展遭遇了寒冬,出现诸如生源流失、老师改行等一系列的现象……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中国手风琴人的不懈努力,手风琴这个迷人的乐器再次绽放出了独特魅力。现在我们不仅能在公园里看见手风琴的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学校里能看见手风琴专业化的教学,在影视作品中听到手风琴配音,甚至公交车上响起的手风琴手机铃声,更能在音乐厅里欣赏到专业的手风琴演出。尤其是是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手风琴教育家、演奏家曹晓青教授成为中国手风琴首位音乐表演专业博士生导师的消息,犹如音乐海洋里升起的灯塔,向手风琴界、向社会传递出了手风琴强大的能量波,困惑许多家长、学生、老师的难题自然迎光而化……

      正如曹晓青教授所言:音乐学院表演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将是全国音乐艺术院校表演专业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教育部对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中央院的表演专业将率先向前迈进一步,相信在其他兄弟院校中全面建立表演专业博士点的规划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手风琴作为表演专业中的一员这次有幸被选入到中国首批表演专业博士点的行列中,这是业内人士对手风琴专业的重要认同和肯定,是中国手风琴界前辈们和所有手风琴专业领域的同仁们几十年来共同努力的成果。随着手风琴专业在音乐院校中(从附中、大学本科、艺术硕士和不久将开启的手风琴博士学位)学术体系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必将为学习手风琴的年轻人们创造和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必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关注和学习手风琴,为有才华的年轻人们实现自己的手风琴梦想搭建了更高的学术舞台,为中国手风琴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曹晓青,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我国第一位荣获重大国际手风琴大赛第一名的手风琴演奏家。

本文地址:http://www.cgsfq.com/post/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琴萌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